棕櫚科、椰子類,原產馬達加斯加;
酒瓶椰樹形不高大,上細下粗,形狀如一酒瓶,樹高約5-6尺;
繁殖採用播種法,夏季播種存活率最高。
1.外型:常綠小喬木,株高約3~5公尺,基部猶如酒瓶般肥大,最大外徑可達38-60公分,褐色有環紋狀。
2. 葉:葉呈羽狀複葉,全裂,小葉40~60對,披針形,葉柄呈紅褐色,堅硬,葉鞘圓桶狀如竹,
樹皮緊被樹幹部,葉長1~1.3公尺。
3. 花:雌雄同株,肉穗花序呈螺旋狀排列, 佛焰苞多枚作覆瓦狀排列,花被2輪,內側花被鑷合狀,雌花生於小梗基部,雄蕊退化壺形。
4. 果實:漿果橢圓,金黃色,熟果黑褐色。
花期:須種20年以上,才會開花,抽穗至開花約1.5年。
主用途:庭園樹、盆栽樹
酒瓶椰子株形奇特,基部肥大似酒瓶狀,因此得名,西元 1909 年由熱帶美洲引入台灣,現常見於各地庭院或公園,由於不耐霜雪,僅適於平地及低海拔地區栽植。酒瓶椰子生長緩慢,壽命長達數十年,從種子育苗至開花結果,需時 20 餘年;從抽穗至開花,以及開花至果實成熟,均各需約 18 個月。
西元 1973 年間,因日本人來台大舉搜購,加上人為炒作,曾造成一股難以遏抑的高價風潮,種子每粒 30-50 元,母株每棵 40-50 萬元,或以葉數或幹徑論價,五台寸幼苗每棵 200-300 元。彰化縣永靖、田尾一帶盜竊種子之風猖獗,母樹主人夜晚點燈輪流站崗守衛,因此被譽為「鎖在鐵籠裡的寶樹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