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265-3 

過去非常興盛的苗栗燒窯產業,隨著業者一家家外移而逐漸萎縮,但三灣的李蓬興利用在地獅頭山的特有陶土,做出全新的「三灣燒」產品,更與三灣茶產業結盟,
推出大碗公泡茶,希望為三灣產業帶來新的可能。
 

窯內的熱氣撲面而來,一整車白皙的瓷杯,慢慢拉出,這整車的馬克杯,即將打著台灣製造字樣,遠渡重洋外銷去。苗栗曾經是台灣陶瓷產業重鎮,但隨著低價中國、東南亞製品的衝擊,苗栗的陶瓷工廠早已少見,而這間員工不到五位的小陶瓷廠,更是三灣地區碩果僅存的。

[三灣燒老闆
李蓬興]
因為我配合的貿易商,它在台灣併櫃的,併櫃的,少量的東西在我們台灣生產,大單全都轉到東南亞、大陸去了。

要做出足以外銷的好品質,需要經過三道窯燒程序,旋胚成型的粗胚,蔭乾修整後,放入窯內進行第一次600多度的素燒

[三灣燒老闆
李蓬興]
像這就是素燒過的,這就是素燒過的,(那聲音還不夠),還不會清脆,還不是很硬。

等素燒後,以手工上好一層基本色的釉,再送回窯爐內做1200多度的釉燒

[三灣燒員工
徐月嬌]
用噴(釉)的,要大型的(陶瓷)才比較會有(用噴),(大型陶瓷)才比較有用噴的,像我們這種小型的大部分也是還是用手工的。

最後要做的步驟,便要錦上添花,吸引消費者的目光;為樸素的馬克杯貼上轉印貼紙,再放回窯爐內烤花。


<貼上去還要經過800度窯爐,800度再烤一次,烤一次就整個不會掉了。這只是一個,像這黃黃的,只是一層薄薄的膠模而已阿拉伯膠,那個在300、400度就燒掉了,就會留下顏色,完全顯示在陶瓷上面。>

要把薄薄的轉印貼紙貼到馬克杯上,也需要技巧,必須為馬克杯暖身一下。

[三灣燒員工
許春圓]
因為這冷冷的,這個弄熱以後,我這個接著力比較好,比較軟,可以軟化它,所以把這個水分,如果是冷冷的話會變成說,這會比較不服貼有沒有,你像這樣子的話,(如果)弄熱,我貼下去就很服貼,然後我就刮,把這水分刮出來,就很好刮。

偌大的廠房,只有兩位女工,看來有些孤零零的,她們說,整個陶瓷廠要做的工作他們都會,因為現在一個人要當好幾個人用。


<上釉、灌漿、像那邊的是灌漿的,用注漿的,還有接,要接這個,像這個耳朵有沒有,它本身是機器,那邊機器這樣,像那個做碗這樣子,做好之後,這耳朵才另外接上去。>

早在民國70幾年,台灣經濟起飛的年代,這間陶瓷廠光做老人茶組禮盒,就忙得不可開交,做多少就能賣多少,李老闆笑說,當時根本就像印鈔票一樣。

[三灣燒老闆
李蓬興]
那時候禮品業非常好,那時候一年,像禮品,像以前促銷品那些,全部都是用陶瓷,光一個重陽節就好,我們當時就要從二、三月,二、三月份就要開始生產,生產到九月重陽的禮品

繁榮光景早已不再,現在陶瓷廠的產品可說是包羅萬象,只要有人訂,就必須想辦法生產出來。
 

[三灣燒老闆
李蓬興]
你來訂我才做,因為現在不是庫存式生產,現在用訂單式生產,你要什麼我就做什麼,這樣生產,如果說做庫存式的,壓力太大了。

最近有一項產品,大受歡迎。

[三灣鄉農會推廣股
股長 謝杏玲]
像去年的話,我們就推大碗泡茶,大碗就結合我們的陶土,三灣燒,用我們自己在地的陶土來燒的茶碗,一起來做一個組合禮品。

不同於以往的老人茶組,三灣民間團體整合陶瓷廠及茶廠,推出了十足在地味的茶葉禮盒。

[三灣文化產業觀光協會
理事 林秀鳳]
茶葉也是三灣沒落的東西,如何讓它重新找出它的生命這樣,所以才會茶葉和三灣燒去做一個結合,產業的結合這樣。

為了做出真正在地的產品,陶瓷廠更特別依循老一輩的經驗,取用三灣獅頭山的特有陶土來燒製。

[三灣燒老闆
李蓬興]
獅頭山的泥土它燒出來的是屬於很硬,傳統老人家講的石頭甕、石頭甕,就是指我們獅頭山的(泥土)燒出來的。

獅頭山,原本有一條重要的煤礦礦脈,以往開採時,都會挖出一些陶土,隨著煤礦停止開採,獅頭山特有陶土就少有人使用,但含鐵量高的陶土卻具有特殊功效。


[三灣燒老闆
李蓬興]
因為獅頭山的泥土,它的含鐵量比較高,它燒出來的變化比較多,它泥土裡面產生的氧化鐵,會燒在泥土裡。我們這含鐵量高時,經過我們窯爐裡面燒好以後,它會產生一些微量的遠紅外線的效果。

原料在地化,產品設計也要在地化,有別於一般的茶壺,三灣文化產業觀光協會,開始推廣早期三灣外銷茶葉時,供日本人品選的大碗公泡茶。


[三灣文化產業觀光協會
理事 林秀鳳]
早期在40年,50年代、60年代那時候,外銷日本很大宗,街頭到街尾,差不多有6、7家的大茶工廠,一天生產差不多有1、2萬斤外銷日本這樣,那日本人來泡茶,他要看你的茶好或不好,他就用大碗去試茶。

由於大碗公泡茶能讓食客品味享受到,茶葉沖泡時的伸展與香氣,也就能順便打響三灣茶葉的名號。

[三灣文化產業觀光協會
理事 林秀鳳]
我們用茶壺泡,有時候我們茶葉放太多,悶在裡面,它伸展不開來,有的時候你會浪費茶葉,浪費了,我們用大碗泡,它(就可以)很好的在碗裡面游泳一樣,可以很釋放的,把茶釋放出來。

最後,品牌也要在地化,三灣唯一的陶瓷廠,也把三灣烙印在產品上,突顯已經不是以往代工的模式,要用三灣燒說出新的品牌故事。

[三灣燒老闆
李蓬興]
取(名)三灣燒就是說以當地泥土,當地的地名來燒,(是想變成一個在地產業嗎),對 我是結合地方特色,我想說,把我們地方的東西用這把它顯示出來。

當曾經興盛的陶瓷業,遇到也已沒落的茶產業,三灣民間團體嘗試結合兩者,要讓陶瓷與茶葉有新的產業生機。

採訪/撰稿 陳君明
攝影/剪輯 徐偉文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三灣 茶杯
    全站熱搜

    大綠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