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旁 龍

慶元宵 苗栗火旁 龍樂逍遙一定要來玩
 

苗栗火旁龍(火旁 = ㄅㄤˋ)為台灣苗栗縣於元宵節的主要核心活動,指台灣客家人在苗栗發展出來的傳統元宵客家炸龍活動,

北天燈、中火旁龍、南蜂炮、東玄壇、西乞龜之一,其中「火旁龍」即苗栗火旁龍。

台灣客家人過年,是要從正月初一一直到正月十五才算過完年。而客家人稱元宵節為「正月半」,也稱「燈節」。客家俚諺中有「月半大過年」

,說明了客家人過元宵比過新年還熱鬧的景象。這天家家除了吃湯圓(不同於元宵)、吃菜包(又稱「豬籠粄」)、上燈、賞燈、猜燈謎等過節習俗外,

還有一項最重要的傳統活動——「火旁龍」。「火旁龍」為客語發音,也就是「炸龍」的意思。火旁龍活動不僅有迎春納福的意涵,

 更保有傳統習俗及文化傳承的深遠意義

苗栗火旁龍是源於苗栗地區的迎龍慶典而演變而來,是一個相當熱鬧又刺激的元宵迎新年慶典,之後更將舞龍神化為「迎龍」活動,期望藉神龍帶來祥瑞之氣,

帶給民眾平安吉祥、五穀豐收。「火旁龍」就是用鞭炮炸龍,採用大量鞭炮、蜂炮去炸舞龍方式得到去邪(去舊)迎新年的作用,每年快接近元宵節時,

很多龍隊開始出來練習,到了元宵節那天則進入高潮。台灣各地皆有舞龍之民俗活動,唯獨苗栗客家發展出「炸龍」的習俗。

極具地方民俗特色的火旁 龍活動是苗栗一年一度的元宵大事,與平溪天燈、鹽水蜂炮、台東炸寒單並列為元宵節列IN,也就是炸龍「的意思。

苗栗市火旁 龍活動是從客家人特有的「金龍參拜」民俗演變而來,在元宵節的傍晚到農曆正月十八,穿梭大街小巷到各戶參拜,

藉「迎龍」來趨吉避凶,同時亦是一種歡慶「燈節」的活動。期農村路燈並不普遍,龍隊多以火把領路,挨家挨戶參拜,

而民眾手牽孩童提著燈籠,跟著龍走,一場又一場,庄頭跟到庄尾,因為在習俗中客家人認為跟著龍走可以多吸點龍氣帶來平安吉祥,

因此民眾樂此不疲,漸漸形成「跈龍」(跟著龍走)這個文化。
不同於一般舞龍表演鮮有燃放鞭炮擲向龍身的習俗,苗栗客家族群在正月半迎龍時會燃放鞭炮,一方面有恭迎神龍靈氣驅邪納吉之意,

一方面慶賀助興,而燃放鞭炮產生的聲、光、煙霧,則視為大氣中的雷、電、雲,全身亮麗的神龍在煙硝瀰漫的炮陣中穿梭翻騰,猶如行雲駕霧,

舞龍隊員亦在炮聲助興下,舞得更加起勁。因此「(火旁)龍活動」不僅有迎春納福的意涵,更保有傳統習俗及文化傳承的深遠意義。

為讓更多民眾了解、參與(火旁)龍這項饒富文化意義的客家民俗盛會,苗栗縣政府於每年元宵節皆舉辦一系列(火旁)龍慶典活動,結合傳統文化、

地方特色及區域資源,讓民眾親身體驗(火旁)龍的驚險刺激,過個樂趣十足的熱鬧客家年!

火旁龍六部曲

糊龍祥龍點睛迎龍跈龍火旁龍化龍升天



(火旁)龍活動可分為六個步驟,各有不同的文化意涵:

、【糊龍】由龍主取材製龍,一般要於過年前完成,年後練習,元宵節時迎龍拜年。

二、【祥龍點睛】祈求天神賜降神靈瑞氣附於龍身,藉神龍繞境參拜,護佑蒼生。早期苗栗客家習俗,糊製完成的龍要於正月十五到

當地的土地公廟尊循客家古禮科儀「開光點睛 」後,始可至家戶登門參拜。現苗栗市公所為推動此一特有文化的保存及教化之意義,

因此配合「迎龍、跈龍、(火旁)龍」的活動,整合苗栗地區龍隊,將「祥龍點睛」儀式 改至農曆正月初九天公生當天,在苗栗市中心

之玉清宮聯合舉行,期使客家民俗精髓得以傳承。



三、【迎龍】客家人對元宵節「迎龍」有兩種意義,一是歡迎「神龍」登門參拜、納福,一為「舞龍」歡慶年節。客家人咸信神龍

登門參拜等於神明造訪,能為地方消災,給家戶 帶來好運。

 



四、【(火旁)龍】龍愈(火旁)愈旺,迎龍時燃放鞭炮,有恭迎神龍的靈氣驅邪納吉之意,一方面慶賀助興,一方面增加年節熱鬧氣氛。

(火旁)龍時炮陣四面八方射向龍身

,全場煙 霧瀰漫、人聲鼎沸,鑼鼓及炮聲震耳欲聾,掀起民眾高昂的歡樂情緒,每將苗栗特有民俗活動推上節慶的最高潮。

   

五、【跈龍】跈龍就是跟著龍走,可以帶來平安吉祥。



六、【化龍升天】炸完龍之後,龍隊需返回龍籍點睛的土地公廟「謝神化龍」,其意功德圓滿送龍神天。



旅遊資訊
◎每年農曆春節至元宵期間,苗栗縣政府皆規劃一系列(火旁)龍活動,活動內容相關資訊可洽詢苗栗市公所。
◎「祥龍點睛」儀式於每年農曆正月初九苗栗市玉清宮舉行
地址:苗栗市建功里府前路76號

 

相關文字照片來源:http://miaolitravel.net/activity.php?sn=2雅虎GOOGLE網站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苗栗 火旁龍
    全站熱搜

    大綠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